北京高校校友海外联谊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活动

首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项目在京启动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9日

11月19日上午,由我会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项目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启动。我会会长张保庆、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埃及驻华大使馆教育文化科技参赞侯赛因·易卜拉欣、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武官Sergei Vereiko、土耳其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Ulvi Darrendeli、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随员阿迪力、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郭松民、央视外语频道新媒体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张施磊等出席启动式。
      我会秘书长李培松在讲话中表示,“一带一路·再读中国”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大框架下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来华留学生工作,张保庆会长一直以来对来华留学生非常关心,因此倡议举办“一带一路·再读中国”项目,希望通过项目的开展,不仅能增进海内外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还能凝聚广大留学生校友的力量,为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做出贡献。26年前,中国高校校友海外联谊会首任会长、著名社会学家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字箴言,其核心内涵是各种文化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一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高度契合,也是中国高校校友海外联谊会努力的方向。成立29年来,中国高校校友海外联谊会秉承宗旨,广泛联系中国高校海内外校友,积极开展文化学术交流,为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人民的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和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得到海内外校友的一致称道,也受到几代中央领导的关心和肯定。海内外校友们亲切地将我会称为“四海纽带,校友之家”。


李培松秘书长在项目启动式上致辞


        崔希亮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再读中国”项目的成功举办顺应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需求,对推动民间文化交流有着重大的意义。北京语言大学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将来也会继续与各方增进互信与合作。


崔希亮校长在项目启动式上致辞


       埃及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侯赛因·易卜拉欣,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孔子学院外方主任郭德也在启动式上致辞。启动式结束后,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郭松民做了题为“一带一路:中国的想法及对沿线国家的意义”的专题报告。


侯赛因·易卜拉欣参赞在项目启动式上致辞


郭德在项目启动式上致辞


       当日下午,郭德、孟加拉格林大学汉语讲师如海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叶莲娜、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院长穆娜、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伊斯拉、印度国立伊斯兰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沙海丽、哈萨克斯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副院长兼国际交流处处长沙吾列、哈萨克斯坦阿拜国立师范大学东方语言教研室副教授法丽达、马来西亚合作大学主席卡西姆、土耳其加齐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吉来等与来自埃及、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土耳其的北语青年学生进行了交流座谈。座谈会上,海外学者重温了当年于中国学习、生活的记忆,畅谈了对于今日中国的感受,一起畅想了他们与中国的未来。
       “一带一路·再读中国”项目旨在吸引和邀请曾经在中国学习和工作过、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精英人士,为中国的民间外交贡献力量。在接下来的八天中,主办方将组织中国科学院、京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炎黄艺术馆、山西大同博物馆、大同大学等参访考察以及北海画舫斋等中国文化深度体验等系列活动,以期让海外学者重拾“故乡情”,通过了解、体验中国优秀文化魅力,进一步感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


中国高校校友海外联谊会